Workflow
虾田里,守护好青头潜鸭(绿水青山守护者)
人民日报·2025-05-26 06:13

生态保护与养殖业结合 - 养殖户朱祥能将鱼塘改为小龙虾养殖后,虾田环境改善,吸引了青头潜鸭等野生动物栖息[1] - 虾田采用无投饵投药的生态养殖方式,水质清澈,为野生动物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1] - 青头潜鸭在虾田的繁殖成功率高达70%,表明生态养殖模式对濒危物种保护具有显著效果[3] 野生动物监测与社区参与 - 武汉市观鸟协会通过养殖户协助,首次在虾田发现青头潜鸭繁殖巢,巢内含有13枚鸭蛋[2][3] - 养殖户转型为护鸟志愿者,负责安装红外相机、记录鸟类生长数据并保护栖息地安全[3] - 志愿者通过持续观察,鸟类识别能力从零提升至50多种,增强了社区生态保护参与度[3] 产业转型与生态价值 - 养殖模式从传统渔业转向生态虾养殖,带动了水生植物(荷花、芦苇、野生菱白)的自然恢复[1] - 生态养殖未影响小龙虾产量,证明经济效益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可协同发展[1] - 观鸟协会与养殖户合作建立长期监测机制,为濒危物种研究提供了珍贵的一线数据[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