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21客机首飞与国产化进展 - 俄罗斯MC-21中程客机试验样机完成首次飞行,飞行持续1小时15分钟,速度达580公里/时,高度3000米,所有国产系统运行正常[1][3] - 该飞机配备国产航空电子设备、供电系统、空调系统等关键部件,标志着工厂调整试验开始[1][3][4] - 机组由试飞员古西科夫、塔斯卡耶夫及工程师波波夫、索洛维约夫组成,圆满完成飞行任务[1] MC-21客机产品特性 - MC-21为新一代中程客机,载客量163-211人,航程4000-5000公里,可覆盖俄罗斯国内几乎所有航线[4] - 采用国产PD-14发动机,显著降低运营成本,具备先进空气动力学系统和新一代机载系统[4] - 定位全球需求最高的中程客机细分市场,计划替代波音和空客机型[4] 国产化替代进程 - 已完成约80种外国系统和部件的替换,涉及航电系统、辅助动力装置、液压系统等关键领域[4] - 配备国产计算器、交换机、导航系统、无线电通信设备等全套航电系统[4] - 起落架、照明设备、控制面板等辅助系统也实现国产化[4] 量产与认证计划 - 计划2026年实现量产,2025年完成所有认证测试工作[5][6] - 目前正进行工厂调整试验,后续将前往茹科夫斯基开展认证测试飞行[4][6] - 另一架全国产样机已在最终组装车间,即将加入飞行测试[4] 配套发动机研发 - PD-8发动机已完成第十次测试飞行,在12.2公里高度稳定运行2.5小时[6][7] - 发动机测试涵盖不同高度、速度、过载条件,表现符合预期[6][7] - 俄罗斯正在形成PD-8、PD-14、PD-35完整国产发动机系列,为未来机型奠定基础[7] 测试计划与行业意义 - 认证测试需进行数十至数百次飞行,覆盖各种气候条件和飞行模式[7] - 航空发动机研发周期通常10-15年,比飞机研发周期更长[7] - 该机型研发标志着俄罗斯航空工业在进口替代方面取得重要突破[4][7]
俄制新客机继续飞行测试
环球网资讯·2025-05-26 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