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现状 - 新型储能技术包括锂电池、钠电池、液流电池、飞轮储能、压缩空气储能等,是推动新能源高效开发利用和能源转型的重要抓手 [2] - 2024年2小时储能系统中标全年均价为0.628元/瓦时,同比下降43%,行业面临低价竞争压力 [2] - 2024年全国平均弃风率约4.1%,弃光率约3.2%,部分地区甚至达到10% [3] - 截至2024年6月,新能源配建储能日均运行时间仅为3.74小时,年均利用率指数为31% [3] AI技术赋能储能产业 - AI技术已应用于储能产业多个环节,包括仿真设计、系统集成、生产制造、电池安全管理、项目规划等 [4] - 在仿真设计方面,AI结合流体动力学可大幅缩短储能电池热失控模拟的计算时间 [4] - 在系统设计方面,AI能动态生成电池模组最优排列方案,提高储能集装箱能量密度和空间利用率 [4] - 在项目规划方面,AI可分析海量数据,动态模拟不同场景下的储能电站效益模型,优化选址和容量配置 [4] - AI视觉检测系统能快速识别电芯微短路缺陷,显著降低每百万片电芯缺陷数 [6] - AI可动态调整充放电策略,结合多级安全响应机制降低电池热失控风险 [6] - AI基于全局峰谷优化充放电时段可提升10%收益 [6] 企业AI应用案例 - 北京海博思创发布储能电站AI运维助手"海博精灵HyperGenie",可提供精准故障定位、多场景操作指导等功能 [1] - 海博精灵HyperGenie基于国产开源通用大模型和私域知识库开发,能实时监控设备状态并提前识别故障风险 [7] - 新源智储开发的AIOPS-2000储能大集控智慧运营云平台已在42座储能电站中应用,并接入DeepSeek大模型 [7] 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 储能行业需从政策依赖转向市场驱动,建立统一的价值核算体系和成本传导机制 [2] - 需通过数智化手段提升储能系统集成效率,降低安全风险 [3] - 未来应重点提高数据质量与安全性,建立合作机制打通电池制造商、系统集成商等各方数据 [7]
AI东风来了,储能产业怎么变
中国经济网·2025-05-26 0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