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具身智能行业产业链、市场规模、重点企业及发展趋势:人工智能大模型不断迭代,持续助力具身智能行业发展[图]
产业信息网·2025-05-26 09:24

行业概况 - 具身智能是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学交叉的前沿领域,致力于打破传统机器智能中身体与大脑分离的模式,实现多模态、多尺度的环境适应[1][2] - 202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培育具身智能等未来产业[2] - 2024年我国具身智能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4047亿元增长至8634亿元,2025年有望达到9731亿元[1][7] 产业链 - 上游为软硬件供应环节,包括芯片、传感器、控制器、电机、通信模组、能源管理、AI算法、云服务等[5] - 中游为具身智能产品制造环节,代表厂商有宇树科技、智元机器人、小米、优必选、华为、萝卜快跑等[5] - 下游应用场景包括工业制造、服务业、医疗健康、教育娱乐、交通出行、公共安全等行业[5] 应用市场 - 具身智能技术应用主要集中在机器人和自动驾驶两大领域,机器人领域市场份额55.6%,自动驾驶领域44.4%[9] - 机器人领域涵盖固定基座机器人、轮式机器人、履带式机器人、四足机器人、人形机器人、仿生机器人等多种类型[11] - 截至2024年底,我国机器人市场规模达250亿美元,年均增速21%[11] - 2024年我国自动驾驶市场规模增长至3993亿元,2025年将逼近4500亿元[13] 企业格局 - 国内外知名企业积极布局具身智能,包括特斯拉、谷歌、英伟达、Figureone、宇树科技、智元机器人、小米、优必选、华为、科大讯飞等[15] - 华为与乐聚机器人合作探索"盘古大模型+夸父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17] - 科大讯飞推出机器人超脑平台,强调多模态感知交互和基于大模型的机器人大脑[17] - 腾讯混元语言大模型拥有3890亿总参数量,支持256K上下文长度[17] - 百度文心大模型应用于优必选人形机器人walkerS的任务调度[17] - 埃斯顿2024年营业收入40.09亿元,2025年Q1同比增长24.03%[17] - 新松机器人2024年营业收入41.38亿元,积极布局人工智能前沿技术[19] 未来趋势 - 技术创新集中在感知、决策与控制领域,3D视觉与触觉感知技术显著提升[21] - 大模型技术成为关键驱动力,通过多模态数据融合提升自主学习与决策能力[21] - 应用场景从工业制造向医疗、服务、教育等领域延伸[22] - 工业领域协作机器人渗透率提升,医疗领域手术机器人完成超万例微创手术[22] - 服务领域扫地机器人年出货量突破3000万台,人形机器人实现商业化预售[22] - 数据集共建共享加速推进,开源生态构建成为行业共识[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