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十七年解码“小薇”的秘密
新华网·2025-05-26 10:54

水稻育种技术突破 - 超矮秆新型水稻"小薇"实现亩产410公斤[1] - "小薇"茎秆高度仅30厘米,是普通水稻的三分之一[1] - 该品种通过17年研究从粳稻"日本晴"与籼稻"9311"诱变获得[2] - 课题组通过调控结穗基因和高矮基因实现性状优化[3] 科研方法与过程 - 利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人为干预触发基因突变[2] - 水稻杂交最佳时机在每年8月高温时段[3] - 一个品种性状从分离到稳定需经历6代生命周期[4] - 科研团队在全国多地建立试验基地加速育种进程[5] 科研成果应用 - "小薇"种质资源已提供给全国100多家农业科研机构[4] - 该品种曾两次进入太空进行植物培养实验[4] - 国家水稻种质资源中期库保存8万多份种质资源[5] - 资源库为全国农业科研机构免费提供种质支持[5] 科研团队特征 - 课题组年龄跨度从60后到00后[2] - 研究人员需在40多摄氏度高温下进行田间作业[3] - 团队在全国多地建立试验基地实现全年育种[5] - 种质资源保存采用真空铝袋和三个不同温度冷库[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