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政策与战略方向 - 强调基础教育从幼儿园到中小学阶段的关键作用,提出"从娃娃抓起"的教育理念 [1] - 党中央将少年儿童工作提升至"红色江山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明确少先队工作为政治进步"人生三部曲"的重要环节 [2][8] - 2021年出台首个以党中央名义下发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意见》,构建党委领导、团教协作的体制机制 [10] 爱国主义与价值观培养 - 将爱国主义教育定位为核心任务,要求"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孩子心灵深处",通过历史教育和实地考察强化国家认同 [5][6][7] - 以红色基因传承为重点,要求学校通过校史教育引导青少年"赓续红色传统",典型案例包括北京育英学校、澳门濠江中学的国旗教育 [3][4][6] - 提出人生志向需以"祖国和人民"为底盘,引用"精忠报国"典故强调价值观塑造的关键期在童年 [3] 教育资源与公平保障 - 明确"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原则,要求贫困地区优先保障义务教育,典型案例包括重庆石柱县中益乡小学改造 [17] - 推动"最好的房子是学校"政策,从1980年代起持续关注校舍硬件改善,最新案例涉及青海果洛西宁民族中学宿舍全天候热水供应 [18][20] - 制定《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等文件,系统性构建教育保障体系 [21] 素质发展与成长支持 - 倡导"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具体措施包括连续13年参与首都植树活动强化环保意识,要求学校保证体育锻炼时间 [13][14][15] - 重点关注特殊群体儿童,提出教育要"投向墙角处不起眼的苔花",呼和浩特福利院案例显示对残疾儿童发展的持续跟踪支持 [16][17][25] - 通过科普实践激发科学兴趣,支持北京八一学校学生研发我国首颗中学生科普小卫星,形成示范效应 [24] 梦想激励与未来展望 - 通过直接互动鼓励儿童追梦,西藏林芝姐弟案例显示医生、运动员等职业梦想得到总书记亲自鼓励并实现阶段性进展 [22][23] - 艺术特长培养成效显著,大凉山女孩通过音乐走出大山并登上国际舞台,体现教育扶贫成果 [25] - 在建党百年等重大场合设置少先队员献礼环节,强化"强国有我"的使命传承 [28][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