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一边提现困难,一边投流拉新,"闲置经济"标杆摇摇欲坠
观察者网·2025-05-26 15:36

公司经营危机 - 凹凸租车首次公开承认经营困难并发布《致车主伙伴的重要通知》[1] - 黑猫投诉平台累计1789条投诉直指提现难题 提现周期普遍超过三个月 最长拖延达半年[6] - 公司运营主体上海乐享似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增3.5万元强制执行记录 上月因欠税11.41万元被公告催缴[6] - 创始人张文剑持有的536.59万元股权于4月21日被宁波法院冻结三年[6][18] 用户维权现状 - 社交平台涌现多个维权群组 部分车主提现申请拖延半年未果[6] - 车主黄小姐反映平台承诺反复无常 1月承诺8月底结清历史收益 5月又改为30天内优先处理新订单[12] - 维权群显示自2024年初起提现时间从最快7天延长至普遍超半年 已有用户提起法律诉讼[14] - 黄小姐4月提现5月到账 仍有2万多元未结算 实体租车商家同样面临欠款问题[16] 公司运营异常 - 上海原办公地点华鑫中心园区已人去楼空 新办公面积缩减但仍展示历史成就[7][10] - 官方微信公众号停更于4月25日 小红书账号因违规营销消失 抖音持续投放广告但大众点评已下架[16] - 平台采取"优先确保新订单结算"策略并配合大幅优惠活动 被质疑挪用新用户资金填补旧债[6] 资本与股权结构 - 公司股东以外资机构为主导 经纬中国持股13.95% 外资机构合计持股超30%[17] - 创始人张文剑与陈韦予合计持股15.9% 董事会席位资本方占优 决策受短期盈利压力驱动[18] - 累计完成8轮融资 其中4轮过亿 投资方包括经纬创投、中信建投、中国太保、京东科技等[20] 行业模式问题 - 共享租车平台普遍存在"高成本运营+低毛利抽成"结构 服务费15%-25%难以覆盖风控等隐性成本[21] - 为争夺市场自建车管团队和承担保险 演变为类传统租车模式但缺乏批量采购成本优势[22] - 2014-2017年为行业融资高峰期 此后资本市场转向谨慎 更关注盈利能力和可持续性[22] 历史案例对比 - 凹凸租车轨迹与WeWork相似 后者估值曾达3400亿但市值蒸发超99%并于2023年申请破产[21] - 国内PP租车、友友租车等同期平台均因资金链断裂倒闭 友友用车2017年倒闭时用户押金无法退还[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