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数万人被骗 起底“云养殖”里的骗局
央视新闻客户端·2025-05-26 21:38
云养经济模式分析 - 新兴"云养经济"模式通过互联网与农业结合 包括"云养殖""云种植""云种菜"等形式 吸引投资者参与[2] - 投资者通过下载App进行网上认养 可实时查看收益和养殖场动态 无需亲自参与养殖[4] - 典型案例中 出资一万元认养一头黑猪 承诺200天可获得六千元利润 年化收益率高达1095%[4] 传销运作手法 - 平台设置"推荐奖励""团队提成"机制 推荐新投资人可获得按投资金额比例的返利 上线通过团队计酬间接受益[10] - 传销组织租借农场并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用少量租金将他人养殖场伪造成自有资产 实际规模远小于宣传[11] - 使用同一批猪充当"演员"供不同批次会员参观 制造养殖规模假象[13] 资金运作特征 - 前期支付给认养人的收益主要来自新投资者的认养费 而非实际经营所得[17] - 当资金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 通过谎称版本升级或转成港股等方式限制提现 为卷款跑路做准备[13] - 非法吸收的资金存放在个人或第三方关联账户 隐蔽性强 难以追踪真实去向[17] 行业监管措施 - 农业农村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防范"云养经济"领域欺诈风险的提示》 要求农业经营主体规范经营[17] - 自2025年3月起 委托专业公司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对"云养经济"平台进行24小时监测 已积累1000多个风险标签[18] - 建立全国性监测预警体系 多部门联合打击非法金融活动[20] 行业风险特征 - 平台成立一年多即吸引四万多名会员 涉案金额巨大[10] - 北京、上海、重庆等多地发生类似案件 普遍采用线上线下结合模式 打着"智慧农业"旗号[15] - 典型案件中年化收益率承诺达10% 远高于正常农业生产收益水平[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