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不见外,社区就是家(在中国·看中国)
人民日报·2025-05-27 06:33
鸡鸣山社区召开中外居民民情议事会。 李爽爽摄 马努在餐厅后厨备餐。 受访者供图 官任社区俯瞰。 吴贤宾摄 社区是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社区虽小,但连着千万家。如今,许多外国友人到中国工作、生活,在一 座座城市扎根,在一个个社区落脚。他们在中国的生活,彰显出新时代中国海纳百川的胸襟,书写着中 外文明交融的故事。 外国志愿者在深圳湾口岸引导过境游客。 蛇口境外人员管理服务中心供图 鸡鸣山社区"国际老娘舅"库玛尔(左二)在调解贸易纠 纷。 李爽爽摄 李檀雅(左一)在蛇口街道组织的活动中学习包粽子。 受访者供图 浙江义乌市鸡鸣山社区尼泊尔籍居民库玛尔—— 当"老娘舅",有成就感 本报记者 窦瀚洋 "我要赔偿!"不久前,在浙江义乌市江东街道鸡鸣山社区"国际老娘舅"工作室里,一名土耳其商人因为 商户两次延迟交货,怒气冲冲地上门寻求帮助。前来调解的也是一个"老外"——尼泊尔商人拉吉·库玛 尔。库玛尔一边安抚这名土耳其商人,一边耐心劝解商户,"延期的责任还是要负的"。一来二去,双方 最终握手言和。 义乌有"世界超市"之称,义乌国际商贸城有约7.5万家商户,商品销往全球。鸡鸣山社区因毗邻国际商 贸城,常住外籍居民来自74个国家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