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3000万名家政从业者!职业技能如何提升?
新华网·2025-05-27 18:45
行业现状与需求 - 家政服务从业人员超过3000万人,家政企业达100多万家,行业规模超过万亿元 [1][2] - 市场存在"找家政难""找好家政更难"问题,客户需求多元化,对专业性要求更高(如会开车、英语、大专学历等) [2] - "金牌月嫂""金牌保姆"供不应求,薪酬较高且订单饱和(如青海月嫂订单排至半年后) [2][3] 市场痛点与挑战 - 总量供给不足,技能水平不高,从业者技能单一难以满足精细化需求(如产后康复细分至几十项服务) [2][3] - 部分培训针对性不足,高素质人才培养存在梗阻,职业化路径不畅 [8][9] - 从业者脱产培训意愿低,需更灵活课程设计 [8] 政策与培训举措 - 六部门部署2025-2027年家政服务职业技能专项培训行动,每年培训150万人次 [1] - 多地将家政工种纳入政府补贴目录(如江苏、内蒙古),开发模块化课程(如失能老人照护、高端膳食管理) [5] - 地方政府提供培训补贴(如青海互助县落实水电减免,山西天镇县实行阶梯式补贴,要求就业率达80%) [5] 创新培训模式 - 数字赋能:南京引入AI工具"Tidy Box"培训整理收纳师,结业考核结合信用积分和客户反馈(两期86人参训,70人通过) [6] - 线上课程普及(如长春家政公司提供月嫂、陪诊师等碎片化学习资源) [6] 未来优化方向 - 建议建立分层培训体系(新手侧重基础技能,经验丰富者学习进阶课程如养老康复) [8] - 加强专项培训(如服务多动症、阿尔茨海默病等特殊群体) [8] - 提升师资力量,建立示范培训基地和跨地区协作机制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