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深刻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贡献和实践伟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原创性概念标识性概念纵横谈)
人民日报·2025-05-28 06:40

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理论创新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新时代民族工作主线,融合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及传统文化,形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 [1] - 提出"十二个必须"系统阐述新时代民族工作根本遵循,涵盖历史方位、民族团结、依法治理等核心维度 [3] - 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科学回答民族工作"怎么看""怎么办"问题,实现理论重大飞跃 [3][4]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实践 - 以阶级性、人民性统领民族性,通过社会主义原则构建多民族共同体,推动各民族团结融合 [4] - 总结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强调各民族平等、共同繁荣发展,强化国家统一与区域自治结合 [5][6] - 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结合,揭示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五个共同"历史逻辑 [7][8] 中华文明与共同体意识建设 - 中华文明大一统思想为铸牢共同体意识提供文化根基,统一性成为中华民族延续的核心特征 [9] - 强化中华文化主体性,通过文化认同增强各民族凝聚力,凸显文化自信与文明自觉 [10] -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加强"五史"宣传教育,深化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 [13] 民族地区发展与治理现代化 - 民族地区历史性消除绝对贫困,3000多万人脱贫,420个贫困县全部摘帽,28个人口较少民族实现整族脱贫 [14] - 推动各民族共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确保共同富裕进程中"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14] - 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提升,制定民族团结进步促进法,健全矛盾纠纷化解机制 [15] 民族工作体制机制优化 - 形成党委领导、多方协同的新时代民族工作格局,加强基层组织和政权建设 [12] - 构建自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立足中国历史与实践破解西方理论局限 [13] - 促进各民族全方位交往交流交融,优化人口分布与"互嵌"格局政策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