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总体要求 - 指导思想强调以习近平经济思想和生态文明思想为核心,坚持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结合,目标到2027年完善碳排放权、用水权、排污权交易制度,推动市场活跃度和价格机制健全化 [2] - 重点任务包括配额分配、市场交易、监督管理等制度建设,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与经济增长,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2] 配额分配制度优化 - 碳排放权交易将逐步从强度控制转向配额总量控制,推行免费与有偿结合的分配方式并提高有偿比例 [3] - 用水权分配突出节水导向,新增工业用水需通过交易市场有偿取得,超载地区探索用水权有偿出让 [3] - 排污权交易以排污许可证为确权凭证,构建行业技术水平和排放特征挂钩的核定体系,推动重点污染物初始排污权有偿分配 [3] 交易范围扩展与机制创新 - 碳市场将扩大行业覆盖范围,扩展交易主体与品种,加强绿证与自愿减排市场衔接,避免重复获益 [4] - 用能权交易试点将有序退出以减轻企业负担,节能服务产业通过咨询、融资等综合模式发展壮大 [4] - 用水权交易探索跨省区域试点(如黄河流域),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节水工程并转让结余水量 [5] - 排污权交易扩展跨省区域试点(如长三角),支持各地区扩大交易品种和范围 [5][6] 交易制度与市场监管强化 - 碳排放权、用水权、排污权交易将纳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推动数据共享并禁止新建地方碳市场 [7] - 价格机制需反映资源稀缺性和生态价值,建立监测与信息发布制度 [8] - 监管重点包括打击数据造假和操纵市场行为,建设信用体系并加强数据安全保护 [8] 基础能力建设与金融支持 - 法规标准将完善碳排放核算、用水定额等,更新行业节能标准 [9] - 监测能力提升涵盖碳排放、取用水及污染物排放,强化核算技术规范 [9] - 金融机构可开发绿色信贷、保险等产品,推动碳排放权等担保业务统一登记 [9] - 培育第三方服务机构提供核算、估值等综合性服务,交易平台可与金融机构合作 [10] 组织实施与政策协同 - 改革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评估进展,重大事项需向党中央、国务院请示 [11]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的意见
新华社·2025-05-29 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