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小虫子撬动的新质生产力:黑水虻“吃”出千亿市场——专访茵塞普科技创始人余广滔
证券时报网·2025-05-29 19:26

公司概况 - 茵塞普科技创始人余广滔以"用绿色创新科技为世界提供可持续蛋白"为愿景,利用黑水虻幼虫开发环保与食品解决方案[1] - 公司核心技术为跨学科智能技术,将黑水虻从有机废弃物处理者转化为高价值蛋白生产者[1] - 当前主营产品为饲料用昆虫蛋白,年销售额达千万元人民币级别且保持50%以上增速,同时研发食品级蛋白产品[3] - 已与深圳能源集团合作在盐田区建立产业化基地,实现餐厨垃圾有机固渣资源化利用[4] 技术亮点 - 黑水虻幼虫10天可消耗15吨厨余垃圾,产出2-3吨鲜虫及5吨有机肥,虫体风干样本含粗蛋白40%、粗脂肪30%[4] - 开发完整生产链条:集成生物技术、工业自动化、环境控制与AI,实现模块化黑灯工厂运营[7] - 技术可替代进口饲料蛋白原料(国内80%依赖进口),符合国家大食物观战略[4] 市场潜力 - 深圳2024年餐厨垃圾达225万吨,公司技术有望催生千亿级资源化利用市场[4] - 目标市场覆盖饲料、宠物食品及人类蛋白食品领域,未来计划拓展至人类餐桌[5] - 联合国粮农组织曾推动昆虫蛋白替代传统饲料,行业政策导向明确[6] 发展历程 - 2013年受纪录片《吃昆虫能拯救世界吗》启发开始研究昆虫蛋白[6] - 创业初期面临资金链断裂危机,获固高科技可换股债权融资支持[8] - 2024年完成Pre-A++轮融资(云沐资本领投),累计获李泽湘系基金、万科公益基金会等投资[9] 运营模式 - 采用"有机废弃物处理-昆虫生物转化-高价值产品输出"闭环模式[7] - 盐田工厂实现全封闭自动化管理,无环境污染[7] - 通过产学研合作(如香港科技大学)加速技术迭代[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