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灰茶尺蠖第一代幼虫在清远或临中度发生风险
南方农村报·2025-05-29 20:06
灰茶尺蠖虫害预测 - 2025年灰茶尺蠖第一代幼虫在广东清远可能面临中度发生风险 [2] - 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通过8年全国试验站数据构建双预测模型,首次揭示区域性虫害暴发差异 [3][4] 灰茶尺蠖生物学特性 - 灰茶尺蠖属鳞翅目尺蛾科,具咀嚼式口器,一年发生56代,7月9月为危害高峰 [6][7] - 以蛹在树冠下表土内越冬,成虫具趋光性,羽化后当日或次日交尾并产卵 [7][8] - 幼虫主要啃食嫩叶、老叶及嫩茎,形成光杆,啃食叶片呈"C"型 [9] 灰茶尺蠖绿色防控技术 生态调控 - 茶园行间土壤覆盖绿肥或作物秸秆,增加生物多样性,保护天敌如胡蜂、绒茧蜂、蜘蛛等 [12] - 为害严重时采用轻修剪方式将树冠面剪低510cm,修剪枝条带离茶园并覆盖薄膜防控幼虫 [13][14] 理化诱控 - 安装窄波LED杀虫灯(每1520亩一盏)诱杀成虫,羽化高峰期开灯 [15][16] - 放置性信息素诱捕器(每亩35套)诱杀雄虫,及时更换诱芯和装置 [16][17] 科学用药 - 中度偏轻时(每平方米35头幼虫)喷施短稳杆菌、病毒制剂、白僵菌等生物制剂 [18] - 中度偏重时(每平方米>10头幼虫)选用虫螨腈、联苯菊酯、高效氯氰菊酯等化学药剂 [19] - 贯彻农药安全间隔期,控制用药量和次数 [20] 技术指导单位 - 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茶叶创新团队、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等机构提供技术支持 [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