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拓展人类研究太阳系天体的能力——国际社会高度评价中国天问二号成功发射
新华社·2025-05-29 20:35

中国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发射 - 天问二号探测器于29日凌晨成功发射,国际航天专家高度评价其拓展人类研究太阳系天体的能力[1] - 俄罗斯航天历史学家热列兹尼亚科夫指出该任务将填补小行星研究的空白[1][4] - 多国人士表示"天问"系列是勇敢大胆的太空探索项目,希望与中国开展合作[1][3][5] 天问二号任务目标与技术突破 - 主要任务包括对小行星2016HO3探测取样并返回地球,后续对主带彗星311P开展科学探测[2] - 小行星2016HO3是地球准卫星,可能保留太阳系原始信息,科学界视其为研究演化的"活化石"[2] - 若成功将成为首个实现小行星取样+彗星探测双重任务的国家,超越日本和美国现有技术[2][3] - 主带彗星311P具有多尾结构和周期性尘埃喷发特征,观测有助于理解太阳辐射对天体的影响机制[2] 国际科学界评价与潜在价值 - 获取的样本数据将填补太阳系研究空白,任何新增数据都具有重要科学价值[3] - 英国专家评价"天问"系列涵盖前沿行星科学多个方面,将补充现有科学知识体系[3] - 天问一号已实现火星车着陆,天问二号标志着中国深空探测能力持续提升[3][4] - 样本返回任务有助于揭示太阳系天体的形成和演化过程[3] 国际合作与行业影响 - 俄罗斯专家指出中国太空计划雄心勃勃,技术发展水平已获国际认可[4][5] - 欧洲专家建议加强与中国合作,克罗地亚学者认为中国展现尖端技术领先优势[5] - 非洲代表期待通过合作传播航天成果,激发年轻一代对科技的兴趣[5] - 国际空间科学研究所正推动全球科研合作以拓展太阳系研究深度[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