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爱眼日:青少年白内障防治需警惕遗传风险,关注视功能保护
人民网·2025-05-30 14:22
青少年白内障防治 - 青少年白内障病因复杂,涵盖先天因素(基因突变、孕期病毒感染)和后天因素(外伤、糖尿病、眼部炎症、药物及营养不良)[3] - 有白内障家族史的青少年需特别关注眼部健康,建议每1-3年进行一次眼科检查,核心项目包括视力检查和裂隙灯检查[2] - 若出现视力进行性下降、眩光、复视或屈光度数异常变化,应及时就医排查早发性白内障[2] 青少年白内障症状与诊断 - 典型症状包括视物模糊、看东西有"云雾感"及视力下降,易被误认为近视度数加深[3] - 诊断需在验光同时进行裂隙灯检查,以排除晶状体混浊[3] 青少年白内障手术治疗 - 手术决策需根据晶状体混浊程度及对生活的影响综合判断,未显著影响视功能可暂不手术[3] - 若已显著影响视功能,需通过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但人工晶体无法完全替代自然晶状体的调节能力[3] - 若自然晶状体尚可使用,应优先保留,避免过早手术导致术后视觉质量下降[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