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施耐德电气副总裁夏学英:培养“新质人才”,企业是重要一环
经济观察网·2025-05-31 00:50

新质人才培养 - 工业化转型和新质生产力发展加速,需要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新质人才",这对教育机构和企业都是新挑战 [2] - 培养"新质人才"需推进产教融合,重点强化青年人才的创新能力、数字化能力、绿色低碳能力和国际化能力 [2][3][4][5] - 公司成立教育合作中心,课程内容、教学模式、参与伙伴全方位升级,培养跨学科创新思维、数字化技能、可持续理念和国际化视野的"新质人才" [5] 创新能力培养 - 创新能力是能源转型、工业4.0及战略新兴产业的核心要素,需推动行业与技能间的跨学科融合 [3] - 数字化能力需与工业生产结合才能提升效率,创新需落脚于解决实际问题,与数字化、AI等技术深度结合 [3] 数字化能力建设 - 数字化是赋能手段,掌握相关技能才能成为技术主人 [4] - 公司将数字化融入员工培养,2025年90%以上员工通过培训将成为"数字公民" [4] 绿色低碳与国际化能力 - 新质生产力强调绿色生产力,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绿色技术是"新质人才"重要特征 [5] - 国际化能力包括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理解,中国产业加速出海需"引进来"和"走出去"结合 [5] 产教融合实践 - 公司搭建从少年可持续理念启蒙到高校创新实践的校企合作体系,发起GoGreen大赛等青年绿色创新大赛 [6] - 推动产教融合需内外联动和全生命周期培养,企业与学校联动,技术工人、专家等成为职业教育培训的人力资产 [6] - 全生命周期培养涵盖职业培训和本科院校,公司与高校共建创新实验室并招聘人才 [6] 合作成果 - 公司与100多所中国高校和职业院校合作育人,获益学生超10万人 [7] - 与30多所高校及职校共建创新实验室,支持师生针对产业真实挑战开展科研并推动成果产业化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