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里的非遗”开启全民共享之旅
人民网·2025-06-01 08:50
活动概况 - 第九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于5月28日开幕,主题为"增进交流互鉴、激发传承活力、共享美好生活" [1] - "典籍里的非遗"分会场首次在西南地区以古籍展览、活态展示、互动体验等多元模式呈现非遗魅力 [1] - 展览展出31种与非遗技艺紧密相关的古籍原书,观众可了解非遗技艺起源并参与互动体验 [1] 非遗传承与大众化 - 蜀派古琴代表性传承人黄明康从事古琴传承40年,2013年起在成都市文化馆开设免费古琴课程,累计数万人次参与学习 [2] - 成都作为中国古琴艺术三大重镇之一,通过公益文化培训推动古琴从小众走向大众 [2] - 2025成都国际古琴艺术周吸引海内外非遗传承人、演奏家等参与,促进古琴艺术交流 [3] 科技赋能非遗展示 - 活字印刷展台结合科技与非遗,观众可实践操作完成个性化印刷作品 [4] - 电子科技大学通过电子屏幕动态展示川剧脸谱绘制过程,增强观赏性 [4] - "织造万象"交互体验利用现代织机模拟蜀锦纺织过程,屏幕实时显示图案变化 [5] 非遗IP开发与国际合作 - 非遗节首次设立国际展区,邀请近百个非遗品牌IP项目参展,百余家机构参与授权洽谈 [6] - 2019年非遗节试点IP授权展,2023年签约授权金额超8200万元,蜀绣大师孟德芝工作室授权收入超百万元 [6] - 蜀锦传承人沈锐通过个人IP联名合作打开市场,非遗节设立全球报名系统推动资源对接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