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儿童食品”,是营养升级还是营销游戏?(深阅读)
人民日报·2025-06-03 05:43

儿童食品市场现状 - 市面上标注"儿童食品"的产品普遍具有分量小、包装萌、价格高的特点[1] - 家长普遍认为"儿童食品"更安全健康,愿意支付溢价购买[1] - 常见品类包括儿童食用油、饼干、水饺、奶酪等,多采用卡通形象和营养素宣称[1] - 实际配料与普通食品差异不大,部分产品甚至添加更多香精、着色剂等添加剂[1] 行业标准与监管现状 - 我国尚无针对3岁以上儿童食品的专门强制性标准,企业主要执行普通食品标准[2] - 现行食品安全标准已涵盖儿童食品的安全和营养要求[2] - 市场监管总局2027年将实施新规,禁止无依据标称"适合未成年人食用"[5][6] - 监管部门持续加强校园周边食品监管,2018年起开展"五毛食品"整治[5] 产品营销策略分析 - 常见营销方向包括"0蔗糖""无添加"宣称,实际可能含代糖或其他糖分[4] - 部分产品通过添加保健成分宣称营养优势,但专家强调多样化饮食更重要[4] - 广告法未专门规范"儿童食品"宣传,仅适用一般性广告规定[4] 行业发展趋势 - 专家建议建立统一"儿童食品"专用标识系统,明确技术要求和监管标准[6] - 可借鉴国际经验制定营养评价体系,规范标识标注和声称条件[6] - 新规实施后市场将更规范,需明确"儿童食品"定义和法律支撑[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