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融合之势来自创新之力(现场评论)
人民日报·2025-06-03 05:43

文化与经济融合 - 文化赋能经济与经济活化文化相辅相成,形成良性循环[1] - 湖湘文化与时代潮流融合催生创新创造,赋予城市发展活力[2][3] - 文化+经济双轮驱动培育新消费品牌,如茶饮、糕点等以国潮国风为流行密码[3] 创新业态与品牌发展 - 沉浸式文化体验成为文旅新名片,如《恰同学少年》剧场激活红色文化并持续保持热度[2] - 超级文和友从餐饮发展为沉浸式文化体验综合体,复刻老长沙街景成为城市记忆容器[3] - 岳麓书社通过小说化、传记化表达严肃主题出版物,推动湖湘文化传播并成为畅销书[3] 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 - 马栏山从城中村转型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集聚3000余家上下游企业形成数字文化产业链[4] - 数字文博平台山海APP上线7个月完成2.7万件文物数字化采集,用户达3000万成为24小时线上博物馆[4] - 文化+创意与文化+科技成为新业态特征,创造经济发展新增长点[4] 人才与城市吸引力 - 长沙近10年人口增长300万以上,其中80%为年轻人,体现城市青和力[4] - 青年作为消费者、生产者、体验者与创造者,推动人文经济繁荣[4] - 体制机制创新立足人才释放潜能,如长沙努力成为年轻人向往之城[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