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鹏华基金通过打造"科创中国·灯塔基金"系列产品,主动响应国家战略,为科技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并降低普通投资者参与科创投资的门槛 [1][2][3] - 科创板汇聚了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领域的"硬科技"企业,已成为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阵地,但个人投资者面临技术理解、动态跟踪和高风险偏好等挑战 [2] - 专业资管机构通过指数化投资工具,能够帮助普通投资者分散风险、进行专业研判并长期持有,从而分享科技创新的时代红利 [3][4] 科创板市场概况 - 截至2025年2月底,科创板上市公司已突破580家,总市值超6.8万亿元 [2] - 科创板实施注册制,上市后5日内不设涨跌幅限制,之后涨跌幅为20%,意味着更高的波动性和退市风险 [2] - 中国科创企业正逐步从全球产业链的跟随者转变为引领者,在部分领域已实现关键技术突破和国产替代,长期投资价值凸显 [2] 鹏华基金产品布局与战略践行 - 鹏华基金打造"科创中国·灯塔基金"系列产品,践行"金融五篇大文章"战略部署,包括科技金融、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 [4] - 产品体系包括梯次化宽基指数布局(如科创50、科创100、科创200指数及科创综指ETF)和细分行业主题布局(如科创新能源ETF、科创生物医药ETF、科创芯片ETF) [7][8] - 截至2025年3月末,鹏华科创系列指数产品总规模已超90亿元,在同类产品中保持领先地位,其中科创100ETF基金规模增长率超过行业平均水平两倍 [9] 投研团队与专业能力 - 鹏华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团队由22名成员组成,包括14名主动量化组和8名被动指数组研究员,拥有多元复合背景,其中博士4名,深圳市国家级领军人才1名 [10] - 团队采用"AI基本面"主动量化策略,通过多因子模型和机器学习技术挖掘超额收益,例如鹏华科创50增强ETF自2022年成立以来超额收益稳定且显著 [10] - 截至2024年末,团队管理规模超780亿元,构建了"宽基-行业-主题"多维产品矩阵 [11] 投资策略建议 - 建议普通投资者以科创50/100/200或科创综指ETF作为底仓长期持有,当前市场经历30%回调后为二次布局提供了较好窗口期 [13] - 建议风险偏好较高的投资者采用"核心仓位+机动仓位"的双层结构,利用流动性宽松窗口、产业突破催化、情绪极端波动后修复等关键时点进行波段操作 [14] - 针对风险厌恶型投资者,创新性提出"新哑铃结构",防御端配置核心资产,进攻端根据风险偏好分级配置科创系列ETF,并建议每季度进行再平衡 [15] 投资者教育与市场联动 - 鹏华基金通过《百家访谈·走进科创小巨人》直播栏目、"投资中国·科创2024"系列调研活动及与上交所联合举办"我是股东"等活动,深入解析科创企业价值 [17] - 推出《政策研究室》、《鹏友传声筒》等栏目,并采用"短剧+投教"创新模式,帮助投资者理解政策红利和科技行业投资逻辑,规避认知偏差 [18] - 构建线上线下联动的立体化投教生态,以场景化、年轻化、专业化的服务创新,帮助投资者跨越认知鸿沟 [16]
科创之光·灯塔引航 鹏华Ashares赋能投资者抢占科技制高点
中国经济网·2025-06-03 1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