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四川6个国家级制种大县(市、区)启动种子认证工作一年 种子“持证上岗”制种企业咋“赶考”?
四川日报·2025-06-03 14:59

种子认证制度建立 - 2023年市场监管总局和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农作物种子认证工作的实施意见》,标志着国家统一推行的农作物种子认证制度正式建立 [1] - 四川作为全国四大育制种基地之一,2023年在6个国家级制种大县(市、区)启动种子认证工作 [1] - 全国首批种子认证证书已颁发,涵盖32个企业的4类作物、40个品种,认证种子总量达1104.5万公斤 [4] 认证标准与流程 - 认证种子质量指标比国家标准高1到3个百分点,如水稻种子纯度从96%提高到98%,净度从98%提高到99% [2] - 认证过程由第三方机构全流程监控,包括生产、加工、包装等环节,达标后发放认证证书和标识 [2] - 申请认证的所有种子批次都必须达到标准,如1000亩稻种需6个批次全部达标 [3] 认证实施挑战 - 气候因素对认证进度影响显著,2023年6个制种大县的水稻制种在扬花期遭遇连续降雨,影响企业认证进度 [3] - 认证要求严格,企业需要付出更多管理成本 [4] 企业参与动力 - 认证可提高制种产量,每提高1%发芽率产量增加1%,每提升1%纯度杂交种产量增长0.5%至2% [4] - 认证种子在市场中更具竞争力,有助于提升品牌美誉度和市场竞争力 [4] - 四川6个国家级制种大县规划中央财政奖励资金用于认证补贴,并将认证制度写入2025年工作要点 [5] 行业推广情况 - 四川计划引导国家级基地和企业参加认证,力争2025年认证水稻、油菜制种面积1万亩以上 [5] - 种子认证被视为帮助企业打造大品种、名品种的重要抓手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