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活观察丨关爱心血管!守护生命通道
新华网·2025-06-03 18:24

疾病负担与流行病学 - 中国18岁及以上居民急性心肌梗死的粗发病率为79.7/10万 [1] 疾病定义与急救措施 - 心源性猝死是指因心脏原因导致的突发性死亡,通常从症状出现到死亡不超过1小时 [2] - 心脏骤停后4分钟之内是抢救的黄金时间,否则可能造成不可逆的脑损伤和多脏器衰竭 [2] - 急救流程包括判断患者意识、观察呼吸心跳,确定后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拨打120,有条件应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 [2] 社会急救体系建设 - 东莞打造“社会急救4分钟救援圈”,采用“短信+定位+视频”的急救模式 [3] - 浙江计划到2025年实现公共场所AED配置率达到每10万人45台 [3] - 南宁启动急救志愿者管理平台,加强自助互救队伍建设和公众培训 [3] 危险因素与早期筛查 - 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心血管病史、猝死或遗传性心脏病家族史、未受控的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以及长期熬夜高压工作 [4] - 有相关风险的人群应定期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检查,必要时进行基因检查,普通人群建议每年体检关注相关指标 [4] - 流感等呼吸道病毒感染可能引发血栓、病毒性心肌炎等,导致心律失常甚至猝死,感染后需保证休息避免劳累 [5] 预防与健康管理 - 预防核心在于改变生活方式,包括保持低盐低脂低糖饮食、戒烟限酒、适度运动、保证充足睡眠 [6] - 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并注意科学管理体重 [6] - 有心血管基础疾病的人群需注意极端寒冷天气下的保暖,前往高海拔地区前必须进行专业心肺功能评估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