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昌海洋公园“卖身”祥源,23亿救命钱能撑多久?
金融界·2025-06-03 20:13

公司股权变动 - 海昌海洋公园控股股东曲乃杰家族让出控股权,引入祥源控股集团作为战略投资者,获得22.95亿港元资金[1] - 祥源控股通过增发51亿股获得38.6%股权成为新控股股东,曲乃杰家族持股比例从47.29%降至29.04%[2] - 每股认购价0.45港元较公告当日市价折让46.43%,但较每股综合资产净值溢价99.95%[2] 资本市场反应 - 公告后首个交易日股价下跌13.1%,抹去近半个月涨幅[1] - 市场负面反应源于折价入股暗示估值虚高,以及增发导致中小股东权益摊薄[2] - 祥源文旅股价同日上涨近3%,逼近2017年9月以来新高[3] 交易战略意义 - 祥源控股借此扩大文旅版图,旗下拥有40余个文旅项目和两家A股上市公司[3] - 海昌拥有30余城项目布局、14万只海洋生物保有量及9家4A/5A景区资源[3] - 双方计划开展"海洋+山岳"联动合作,拓展山海联动新业态[2] 公司财务状况 - 2020-2024年累计亏损超29亿元人民币,仅2021年实现盈利[4] - 2024年行政费用同比激增53.1%至7.19亿元,财务成本达3.46亿元[4] - 流动负债净额29.53亿元,4.97亿元借款逾期未还,资产负债率82.44%创2013年来新高[5] 资金用途与扩张历史 - 募集资金将用于日常运营、核心业务发展及偿还债务[5] - 2020年以13.3亿元竞得三亚不夜城项目,2021年投资42亿元建设郑州海昌度假区[4] - 激进扩张导致资金链紧张,新冠疫情影响加剧经营压力[4] 行业整合前景 - 市场对"海洋+山岳"协同效应持观望态度,担忧业态差异带来的整合难度[6] - 海昌需解决债务问题和轻资产转型才能实现扭亏为盈[6] - 祥源的资源整合能力将成为海昌未来发展的关键变量[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