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表现与成就 - 公司累计全球执飞超2000万架次无人机,完成10000余场表演,以10197架无人机同时升空创造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 [1] - 2019年至2025年连续6次登上央视春晚舞台,2024年9月以10197架无人机打破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2025年4月开启全球最大规模常态化无人机驻场表演,仅"五一"假期吸引现场观众超120万人次 [2] - 公司海外营收占整体业务的30%,已进入日本、韩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期进军北美市场并启动"北美合作伙伴计划" [3] 技术创新与安全 - 2025年1月发布全新一代自动化无人机集群V4系统,通过内置电池技术和"机巢式自动快充"系统实现"飞行全程自动化",自动化率提升80% [2] - 软硬件全面升级并加装降落伞系统,飞行可靠性提升至99.999% [2] - 公司率先出版发行《无人机编队飞行表演安全规范》,成为业界通行标准 [3] 国际市场布局 - 形成三大国际市场矩阵:高端展示市场(如迪拜世博会、澳网公开赛)、文化旅游市场(如悉尼灯光节、主题乐园)、城市庆典市场(如吉隆坡春节、阿联酋国庆日) [3] - 完成从产品出口到标准输出的国际化"三级跳" [3] 行业发展趋势 - 2025年文旅方向无人机市场缺口预计高达100万架以上 [4] - 2024年深圳低空经济与空天产业集群增加值213.77亿元,同比增长26.4%,2025年设立规模达3亿元的大湾区低空经济投资基金 [5] - 深圳市规划到2025年低空经济产值规模突破1000亿元 [5] 产业链与生态 - 深圳全市活跃1700余家低空经济相关企业,形成完备产业链,企业规模数量居全国第一 [5] - 深圳汇聚众多研发机构和创新平台,如深圳低空经济专家委员会、深圳市低空经济产业协会等,并形成福田低空经济生态融合产业园、宝安低空经济产业公共服务中心等发展载体 [5][6]
夜空为幕布 科技为画笔 “大漠大”绘制科技与文旅交融新图景
深圳商报·2025-06-04 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