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基本概况 - 大气污染防治设备用于减少、控制或消除大气污染物排放 旨在改善空气质量、保护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 应用于工业排放、能源生产、交通运输等领域 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处理废气中的有害物质[1][2] - 2024年中国大气污染防治设备产量为41.4万套[1][8] - 行业按应用场景分为工业烟气治理装备、VOCs治理装备、机动车尾气治理设备及其他大气污染防治处理设备[2] 市场规模与政策环境 - 2024年大气污染防治市场规模约为2100亿元[6] - 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达91.24% 连续4年超过90%[6] - 国家发布多项政策支持行业发展 包括《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低效失效大气污染治理设施排查整治工作方案》《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2023—2024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和《国家污染防治技术指导目录(2024年)》等[4][6] - 政策目标包括到2027年全国细颗粒物平均浓度下降到28微克/立方米以下 到2035年下降到25微克/立方米以下[6] 产业链结构 - 产业链上游包括钢铁、陶瓷、铝、活性炭、高端纤维等原材料 脉冲阀、质量流量计、循环泵、电加热器等核心零部件 以及催化剂、还原剂等环保处理剂[10] - 行业中游为大气污染防治设备生产制造[10] - 行业下游主要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电力、制药、建材等领域的气体排放[10] - 钢铁是主要原材料之一 同时也是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领域 2024年中国粗钢产量10.05亿吨 较2023年下降1.7% 钢材产量14.00亿吨 较2023年增长1.1%[12] 行业竞争格局 - 行业竞争较为激烈 呈现"多层级、差异化"特点 市场主体包括大型国企、民营企业及外资企业[14] - 大型国有环保集团资金雄厚、政府资源丰富 主导火电、钢铁、水泥等高排放行业的脱硫脱硝、除尘项目 承接大型EPC工程[14] - 民营企业主要专注VOCs治理、监测设备等细分领域 技术灵活性强 服务中小型企业[14] - 主要企业包括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北京清新环境、龙净环保、菲达环保、奥福环保、凯龙高科、德创环保、盛剑科技、雪浪环境、仕净科技、楚环科技、保丽洁、艾可蓝、聚光科技等[2][14] 代表企业业绩 - 龙净环保2024年除尘器及配套设备及安装营业收入49.66亿元 较2023年增加2.44亿元 脱硫、脱硝工程项目营业收入30.53亿元 较2023年减少13.5亿元[16] - 菲达环保2024年除尘器及其配套设备营业收入17.93亿元 较2023年增加0.88亿元 烟气脱硫设备营业收入5.11亿元 较2023年增加2.83亿元 垃圾焚烧烟气处理设备营业收入0.57亿元 较2023年减少0.61亿元[18] 行业发展趋势 - 行业将向"技术高端化、服务综合化、市场全球化"方向发展[1][20] - 在工业化城镇化继续推进背景下 需进一步挖掘污染物减排空间 持续改善空气质量并缩小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环境差距[1][20]
2025年中国大气污染防治设备行业产量、产业链、竞争格局、代表企业经营现状分析及行业发展趋势研判:政策红利下,行业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