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拱墅区首次将“银发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杭州日报·2025-06-04 10:35

人口老龄化与政策支持 - 拱墅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25.99万人,占总人口28.57%,老龄化程度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 - 拱墅区首次将"银发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家社院"养老融合服务模式,计划新建6家大运河社区食堂、提升改造4家[3] - 国务院办公厅2024年1月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浙江省相关政策于2025年1月施行[5] 银发经济市场规模与潜力 - 2025年中国"银发经济"市场规模预计约7万亿元,2035年有望增长至30万亿元[5] - 拱墅区创新"六床联动"模式,熙鸿谷雨半山康养中心床位入住率从54%提升至83%[5] - 杭州广宇安诺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观察到适老化改造展厅人流量显著增加,预计行业两到三年将迎来"风口期"[6] 企业参与与产品创新 - 杭州高厚智能科技建议政府培育细分领域"潜力股"企业,推动多样化、智能化产品投入市场[3] - 大关街道举办"IN龄"共富市集吸引数千名老人参与,探索银发经济与社区治理融合[6] - 祥符街道首户完成适老化改造的案例显示,智能马桶等设备显著提升生活安全感和便利性[6] 养老服务模式创新 - 拱墅区"家社院"模式整合家庭养老床位、养老机构床位等六类资源,通过线上平台实现动态监测和资源调配[5] - 朝晖街道代表关注失能老人照护问题,强调提高照护人才队伍素质[3] - 政策引导下适老化改造认知度提升,企业认为当前处于行业"窗口期"[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