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作物迁徙看全球历史
人民日报·2025-06-04 13:39
核心观点 - 作物迁徙作为跨地域交流的载体 揭示其与世界历史发展的内在关联 为文明演进提供新视角 [2] - 作物景观是关键词 涵盖作物及其相关要素在特定时空的有机组合 展现文明联结 [2] - 作物研究超越传统线性叙事 通过块茎作物案例说明其在社会结构和文化认同中的角色 [3] - 作物迁徙促进种植技术、饮食文化、宗教信仰的传播 推动文明交流与多元性 [3] - 全球史视野下作物迁徙嵌入人类历史进程 郁金香案例体现东西方文化经济交流 [3] - 非人类行动者如病菌、动物在作物迁徙中起独特作用 揭示人类与非人类的复杂依存关系 [3] - 通过小切口生动讲述大历史 兼具学术性与可读性 为世界史研究提供新范式 [4] 研究方法 - 以椰枣、万寿菊、郁金香等作物为案例 分析传播轨迹与适应过程 [2] - 涵盖从古代苏美尔至现代加利福尼亚的时空跨度 拆解深度交流历程 [2] - 采用特罗布里恩群岛山药、新几内亚番薯、亚马孙木薯等块茎作物案例 [3] - 通过橡胶南美叶疫病菌、咖啡驼孢锈菌等非人类行动者案例 [3] - 以印度历史上大象的多重角色为案例 探讨社会文化意义 [3] 学术价值 - 为历史书写注入新活力 超越政治区域与历史分期的限制 [3] - 阐释作物迁徙的动力及意义 勾勒文明交流画卷 [4] - 提供跨学科研究视角 整合经济、社会、文化多重因素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