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进一步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时间表、重点任务已明确
央视新闻·2025-06-04 14:05

政策目标 - 推动建立覆盖全面、权责清晰、方式多元、治理高效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实现生态产品供给地与受益地良性互动 [1] - 到2027年建成长江、黄河干流统一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基本建立重点河流跨区域补偿机制,探索森林、草原、大气等要素补偿机制 [1] - 到2035年全面覆盖长江、黄河等重点流域干流及支流,拓展补偿范围与形式,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与治理体系 [1] 重点任务 - 中央层面统一建立长江、黄河干流补偿机制,依据水质变化核算各省出资或受偿金额,实现省际经济利益转移 [2] - 地方层面自主深化重点流域补偿机制建设,协商开展跨省补偿,细化责任义务并推进长效化运行 [2] - 拓展补偿领域至森林、草原、大气、湿地等生态环境要素,探索指标设定、数据监测与成本核算方法 [2] 补偿机制设计 - 丰富流域补偿要素,推动将特征污染物、水量、水生态指标等纳入补偿范围,鼓励纳入入海河流总氮指标 [3] - 完善补偿标准,结合保护修复成本、水质改善收益、支付能力等因素综合确定,参考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结果 [3] - 创新补偿形式,从财政补偿向市场化补偿拓展,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建立资金补偿与产业园区联建等多元化方式 [3] 实施支撑 - 夯实平台支撑功能,利用管理平台集成数据、跟踪资金使用,推动单一要素补偿向多要素补偿转变 [4] - 探索生态产品价值计量,加快"绿水青山"价值转化路径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