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区域品牌培育工程实施方案核心观点 - 湖北省计划通过3年时间培育竞争力强、知名度高的区域品牌体系,目标到2027年实现有效注册商标160万件以上、国际商标注册700件以上、地理标志700件以上且产值突破1000亿元,品牌溢价率超30% [1] - 方案围绕商标布局、服务供给、乡村振兴三大方向提出16条重点任务,旨在强化科技创新支撑、标准化体系建设及国际合作竞争力 [2][3][4] 商标布局与品牌发展根基 - 要求各地每年商标注册数量增幅达20%以上,重点覆盖传统产业及电商等新业态领域 [2] - 将编制动态数字化品牌资源图谱,整合地理标志、驰名商标等数据,并推动"51020"现代产业集群的专利密集型产品培育 [2] - 通过马德里体系拓展海外商标注册,重点布局RCEP成员国及非洲市场,推动地理标志进入"一带一路"推广清单 [3] 科技创新与标准化建设 - 支持龙头企业主导国际/国家行业标准制定,成立省级知识产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提升规范化水平 [3] - 培养复合型品牌建设人才,探索"区域品牌管家"制度,并将领军人才纳入省级政策支持范畴 [3] 服务优化与金融赋能 - 优化商标业务窗口流程,目标争创全国优秀窗口,同时建设商标品牌指导站提供全流程服务 [4][5] - 推动"知识产权运营+投贷联动",协调金融机构开展商标及地理标志质押融资集中授信 [5] - 严厉打击商标恶意注册,健全快速协同保护机制,引导企业构建商标矩阵提升运营效益 [5] 乡村振兴与地理标志深化 - 建立省、市、县三级地理标志孵化库,每年新增储备10个以上,3年内实现生产企业"红标"使用率达60% [6] - 推广"地理标志品牌+"计划,结合电商、文旅等产业延伸链条,打造沉浸式样板景区促进消费 [6]
湖北擦亮“鄂字号”金名片 力争地理标志产值3年破千亿
长江商报·2025-06-04 1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