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放生乱象,需要堵疏并重
北京青年报·2025-06-05 11:56
放生乱象现状与危害 - 国内多地频现放生乱象,大量动物因无法适应环境死亡,甚至引发区域性生态危机 [2] - 有毒、凶猛或未经检疫的野生动物私自放生可能攻击人类或其他动物,其携带的病毒、细菌可能危害人类健康 [2] - 存在"放生—捕捞—再售卖"的非法牟利模式,以及宠物爱好者随意放生异宠等新现象 [3] 典型案例分析 - 徐某私自投放25000斤鲇鱼至长荡湖,导致20208斤鲇鱼死亡 [2] - 法院判决徐某承担生态资源损失3万元、服务功能损失5000元、事务性费用1.8万元,刘某承担连带责任 [2] - 该案例为非法放生导致的生态破坏后果认定和责任界定提供了审理思路 [2] 治理措施与法规完善 - 需要依照民法典、野生动物保护法、生物安全法等完善相关法规制度,细化非法放生处罚措施 [3] - 《北京市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条例》规定擅自放生可处2000-10000元罚款 [3] - 建议制定民间放生活动法律法规,明确合法放生范围、物种、数量上限和地点选择 [3][4] 地方探索与实践 - 上海制定新版《公共水域放生(增殖放流)活动适宜区域名录》,列明31处适宜放生水域 [4] - 期待各地结合实际划定野生动物放生区域,为合法放生提供行动指南 [4] - 需要加大服务保障力度,在引导和疏导端持续用力,推动放生行为规范有序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