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多半”只是商标,企业就别再玩文字游戏了
新京报·2025-06-05 14:13

产品包装争议 - 白象食品"多半袋面"和"多半桶面"系列产品因包装标注"多半"为注册商标引发消费者质疑,认为公司在宣传上玩文字游戏 [1] - 公司回应称"多半"是商标,产品克重以包装标注为准,并解释"多半"产品是基于原70克面饼推出的110-120克面饼,"多一半"是基于原60克面饼推出的100克面饼 [1] - 实际调查显示某款"多半"产品面饼仅增重25克(普通款85克,"多半"款110克),未达消费者预期的"多一半" [1] 营销策略问题 - 公司将日常用语"多半"注册为商标但未作出醒目提示,包装设计客观上误导了消费者 [2] - 2018年公司曾推出"多半袋面"促销活动并明确宣传"加量40克",强化了消费者对"多半"代表增量的认知惯性 [2] - 当前商标使用方式未调整宣传策略,导致新旧认知冲突引发质疑 [2] 行业普遍现象 - 速食面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通过包装创新寻求差异化,但类似"千禾0""壹号土"和"供港"等商标争议在食品行业并不鲜见 [2] - 当营销话术与消费者常识认知出现偏差时,即便符合法规也容易引发信任危机 [2] - 行业头部企业更应珍惜市场信誉,守住信息透明底线 [2][3] 改进建议 - 建议在包装设计上将商标说明文字与产品名称采用同等字号显示,或增加更明确的释义标注 [3] - 建议完善商标注册的语义审查机制,对具有量化含义的日常用语用作商标时要求提交使用规范说明 [3] - 建议市场监管部门加强商品包装标识的动态监管,对可能产生误导的设计及时约谈整改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