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一体化产业合作 - 产业合作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核心抓手,通过产业链深度对接、园区共建共享、创新要素融通等方式推动协同发展 [1] - 长三角形成"4小时产业圈",上海芯片与软件、江苏动力电池、浙江一体化车身压铸与安徽整车制造能力深度融合 [2] - 2025长三角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供需对接会举行,三省一市围绕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等关键领域深化合作 [2] 汽车产业 - 华为与江淮汽车联合打造尊界S800,冲击外资垄断的豪华汽车市场 [2] - 1-4月全省整车产量达99.31万辆,位居全国首位 [2] - 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2] 智能家电与航空制造 - 智能家电(居)产业推进组招引沪苏浙项目64个,拟投资260.5亿元 [3] - 前4个月家电出口每月超30亿元且持续增长 [3] - 应流集团高温合金叶片用于C919/C929发动机,太湖功能膜打破舷窗国际垄断 [3] - 江航飞机装备年营收超10亿元,产品填补国内航空技术空白 [3] - 长三角大飞机集群获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3] 先进制造业集群 - 累计培育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1个、参与共建1个、省级集群20个 [4] - 集群协同推动产业向智能化、高端化迈进 [4] 跨省园区共建 - 宁马新型功能区签约27个亿元以上项目,总投资199.27亿元,主攻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新材料 [5] - 2025年计划再签约超10个亿元项目,协议投资超100亿元 [5] - 宁滁、宁马两大功能区累计落地275个亿元以上项目 [6] - 甬蚌产业合作园聚焦新材料、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采用"管委会+平台公司"运营机制 [6] - 2024年"7+3"合作园区落地项目超300个,总投资52亿元的华彩智能电器项目主体完工 [7] 协同创新 - 蔚来汽车向40万辆汽车推送"蔚来世界模型NWM",技术研发中心在上海、生产基地在安徽 [8] - 阜阳、宿州等市建设科创飞地,实现"研发在外、生产在皖" [8] - 三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推动跨区域技术攻关,如玻璃新材料中心联合浙江大学开发OLED显示玻璃 [9] - 2024年省级以上研发平台达1574个,新增19家省中试基地、11家产业创新中心 [9]
融圈进群 产业舞出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