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聚焦多样性呈现 完善分类 濒危项目优先保护
解放日报·2025-06-06 09:41

论坛背景与定位 - 论坛由上海艺术品博物馆、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举办,主题为"各美其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多样性呈现" [1] - 被列入"上海文化"品牌建设规划项目和《上海市传统工艺振兴计划》重点项目,是上海市政府推进"一带一路"友城建设的重点文化交流项目 [1] - 已连续举办十三届,作为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重要活动 [1] 议题设置与国际参与 - 设置三大议题:"非遗保护的多元特性与国际化视角""非遗保护的社会参与与文化认同""技术与创新对非遗保护的助力" [1] - 邀请中国、日本、西班牙等10国专家学者与非遗传代表,分享传承机制、数字创新、公众参与和国际合作经验 [1] - 同期举办第十五届国际传统艺术邀请展,展出38个国家艺术精品 [2] 中国非遗保护现状 - 中国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各级非遗项目总数超10万项 [2] -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平均年龄65岁以上,面临后继乏人问题 [2] - 保护不均衡:传统技艺、美术类项目因经济价值高保护较好,民间文学、传统音乐等传承困难 [2] 行业挑战与建议 - 需完善分类保护标准,细化非遗项目认定条件,优先保护濒危项目 [2] - 建议建立传承人收益分配机制,强化传承人权益保障 [2] -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强调民间艺术价值在于体现民众创造力,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文化多样性的核心一致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