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推动 - 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组织开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第一批试点工作的通知》,重点提及虚拟电厂试点,为行业锚定清晰路径 [1] - 政策通过试点机制聚合分布式电源、可控负荷、储能等分散电力资源,释放灵活调节能力,解决新能源消纳难题 [1] -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提出目标:2027年虚拟电厂调节能力达2000万千瓦以上,2030年达5000万千瓦以上 [3] 行业定义与功能 - 虚拟电厂是通过信息技术聚合分布式能源资源的智慧能源管理系统,核心功能是作为"正电厂"或"负电厂"参与电力市场调峰 [2] - 可提升电网灵活性和新能源消纳能力,解决光伏、风电的间歇性、波动性问题 [2] - 政策明确虚拟电厂需围绕聚合分散资源、增强调节能力、减少供电缺口等场景开展试点 [3] 商业模式与地方实践 - 虚拟电厂商业模式包括参与电力市场、需求响应、节能服务、能源数据分析、碳交易等综合能源服务 [3] - 安徽合肥完成国内首次基于"5G+量子"虚拟电厂精准调度的车网互动实测,广西完成实时调控技术验证 [4] - 上海、山东、贵州等地近期发布虚拟电厂相关政策 [3] 市场规模与预测 - 华泰证券预测2025年中国虚拟电厂市场规模达102亿元,2030年有望达千亿元 [4] - 行业从技术验证向商业化运营加速跨越,价值机制将日趋完善 [4] 企业动态 - 近一个月内10家虚拟电厂概念股接受机构调研,朗新集团、南网能源等企业布局受关注 [6] - 朗新集团2025年一季度光伏云平台新增接入超10GW,累计连接光伏规模超35GW [6] - 南网能源计划通过虚拟电厂参与电力现货交易和辅助服务获取收益 [6] 技术发展 - 泽宇智能持续优化虚拟电厂云平台、气象预测算法、新能源并网调度等技术 [6] - 行业需提升通信、控制、负荷预测等核心技术,增强资源调度精准度与平台稳定性 [7]
虚拟电厂再迎政策利好 相关上市公司获机构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