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典型案例 - 自然资源部发布2025年海洋生态保护修复15个典型案例,涵盖河口、海湾、海岛等多种海洋生态单元,涉及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盐沼等典型生态系统 [1] - 辽宁省锦州市通过"退养还湿+潮沟连通+盐沼修复"模式实现海岸整体保护与系统修复 [1] - 河北省唐山市构建"海底草原+生物廊道+海岸屏障"立体生态系统,拥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海草床 [1] - 青岛蓝谷作为首个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形成"多规融合-陆海统筹-岛海互济-人海和谐"的生态修复模式 [1] - 江苏省盐城市在世界自然遗产地引入"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开展近自然化生态改造 [1] - 浙江省台州市大陈岛实现"生态保护+旅游开发+资金反哺"良性循环 [1] 海洋经济与生态修复创新模式 - 浙江省舟山市作为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采取截污处理、清淤筑岸等措施塑造"东方渔都"景观 [2] - 浙江省宁波市花岙岛协同推进海岛生态修复和宜居海岛建设,再现"海上仙子国" [2] - 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将生态修复与防灾减灾、文旅发展有机结合 [2] - 福建省莆田市综合运用系统修复、文化融合等手段塑造生态文明传播典范 [2] - 广东省珠海市采用"公益+旅游"模式引入社会资本探索无居民海岛保护利用新路径 [2] - 广东省广州市创新性融合红树林生态功能提升与生态景观带建设 [2] - 广东省湛江市形成红树林种植与生态养殖耦合模式 [2] 区域特色生态修复实践 - 广西防城港市通过修复红树林生态系统提升生物多样性 [3] - 广西北海市涠洲岛坚持立法保障、科技赋能等多措并举提升珊瑚礁生态系统质量 [3] - 海南省陵水县通过岸上岸下综合治理推动潟湖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3]
2025年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典型案例发布
央视网·2025-06-08 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