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北交所将进入“双指数”运行阶段,一文读懂新指数下北证市场变化
新京报·2025-06-08 18:13

北证专精特新指数发布 - 北交所与中证指数将于2025年6月30日联合发布北证专精特新指数(899601),聚焦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选取市值最大的50只样本股,覆盖19个省(市),其中江苏、广东、北京三地合计占比34% [1] - 该指数是北交所继2022年11月推出北证50后的第二个指数产品,旨在突出北交所专精特新特色(小巨人企业占比58.56%,高于科创板的58.35%、创业板的31.99%和主板的8.83%) [3] - 指数编制强调专精特新属性优先,样本需满足小巨人资质,再筛选流动性和市值(日均成交额剔除后30%,市值前50),调整频率为半年一次,调仓比例上限20% [7][8][9] 双指数对比分析 - 北证50与北证专精特新在样本空间负面清单、权重限制(单样本≤10%、前五大≤40%)和临时调整机制上相近,但后者专精特新属性为硬性门槛,且调整周期更长(半年vs季度) [7][8] - 截至2025年6月7日,27家"双指数"公司总市值1753.78亿元,占北交所总市值21.6%,近半年日均成交额1.96亿元;北京地区3家双指数公司包括机科股份(40.68亿元)、并行科技(98.56亿元)和曙光数创(101.2亿元) [10][12] 市场影响与产品展望 - 双指数将推动北交所投资产品多元化,可能催生公募/私募新产品,吸引增量资金;入选公司或获更多被动配置和二级市场关注,但股价表现仍受多重因素影响 [13] - 专精特新指数短期内与ETF推出无直接关联,但长期看需持续扩容小巨人企业规模(当前266家),为未来指数化投资奠定基础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