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大山女孩的“人生考场”(守望)
人民日报·2025-06-09 07:32
教育行业与公益事业 - 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中连续15年由张桂梅亲自送考高考学生,体现教育工作者长期坚守的奉献精神 [1] - 该校采用独特的精神激励方式,如晨间播放《万疆》歌曲缓解考生压力,形成特色校园文化 [1] - 学校培养的首届毕业生周云丽完成高等教育后返校任教,实现教育传承的良性循环 [2] - 毕业生就业分布呈现多元化特征:27%选择教育行业(含小学教师),部分进入军队系统,体现"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的就业导向 [3] - 该校毕业生回流率达显著水平,改变传统"走出大山"的单一发展路径,促进当地人力资源升级 [3] - 教学工具(小喇叭)被国家博物馆收藏,显示其教育模式获得国家级文化认可 [3] 人力资源发展与社会影响 - 该校建立"百折不挠,顽强拼搏"的校训精神,形成可复制的精神培养体系 [1] - 毕业生职业选择呈现三个特征:教育反哺(27%)、基层服务、国防建设,形成特色就业矩阵 [3] - 人才流动模式发生结构性转变,从单向流出转变为17%的智力回流,促进山区可持续发展 [3] - 教育成果产生代际传递效应,首届毕业生培养新一代考生,形成人才培育闭环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