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造车人”邂逅“追光者” 六安开发区如何跑出“智造”加速度?
中国新闻网·2025-06-09 09:42
产业集聚与规模 - 新能源汽车配套企业集聚47家为全市最多 [8] - 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达22家且产值增长40% [8] - 新材料产业产值突破50亿元 装备制造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 [8] 企业技术与产能 - 凯斯汀科技汽车零部件精度误差控制在毫米级并应用于国内外知名新能源品牌 [3][5] - 新能源汽车高端零部件测试基地配备40余台检测设备 已完成超1500套零部件检测 [6][8] - 激智科技光伏胶膜年产值近5亿元 具备密封阻水及防老化技术 [11][13] - 柳宙光学光学膜预计年产值近1亿元 产品具高反光性与耐久性特点 [15] 创新与效率提升 - 测试基地使检测周期从一周缩短至次日 显著降低外送检测成本 [6][8] - 凯斯汀科技通过引入先进设备优化工艺流程攻克技术难题 [3] - 柳宙光学耗时近10年攻克高端光学膜技术 2018年完成核心研发2021年实现量产 [15] 区域合作与支持体系 - 测试基地为上海与六安对口合作重点项目 提供全链条零部件检测服务 [6][8] - 开发区创新"落地贷+园区贷"金融模式 覆盖企业从初创到成熟全周期 [20] - 工会推出直播带岗活动 构建企业与求职者云端对接渠道 [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