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为学子提供更多个性化学科选择
广西日报·2025-06-09 10:03
新高考模式实施进展 - 广西全面实施"3+1+2"新高考模式进入第二年 考核形式变化逐步显现[1] - 新模式打破传统文理分科壁垒 学生可根据兴趣特长构建个性化课程体系[1] - 选科组合呈现多元化特征 学生可规避弱势学科选择优势组合[1] 学生受益案例 - 南宁四十三中学生通过"物化地"组合规避生物短板 被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录取[1] - 都安高中学生通过新型选科组合规避弱势科目 被清华大学建筑学专业录取[2] - 赋分制帮助学生有效提高成绩 学生反馈新高考给予更多发展机会[1] 学校应对策略 - 都安高中采取谨慎灵活策略 保留传统组合班级同时设置新型组合班级[2] - 通过心理测试 专业选择指导课 生涯规划游园会等方式引导学生探索兴趣[2] - 广西医科大学按选科要求设置专业分组 临床医学等专业需满足"物理+化学"科目[3] 招生录取机制改革 - 2025年实行"院校专业组"新投档模式 志愿填报更加精准[2] - 考生选考科目须符合报考院校专业组要求 推动从"择大学"到"择专业"转变[2] - 专业分组设置提高志愿满足度 降低专业调剂风险 保障考生报考需求[3] 教育改革成效 - 新高考推动教育回归"以学生为本"本质 尊重个体差异[1] - 实现学生志愿填报与专业培养的精准匹配 优化高校专业结构[3] - 让每个学生找到个性化发展路径 在教育中获得专属成长轨迹[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