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京:从操作工到大国工匠,踏上职场“精进路”
南京日报·2025-06-09 10:09
技能人才发展路径 - 中铁宝桥(南京)有限公司数控铣技师周少敏从一线工人成长为"中铁工业技术标兵",扎根岗位14年并解决大量加工技术难题 [1][2] - 南京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戈庆从设备操作员晋升为高级技师,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称号,成功修复航空机舱显示器主板等复杂产品 [3] - 南京波长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周师傅从事修皿工序20年,带出多批徒弟传承精密镜片研磨技术 [6] 企业人才培养机制 - 中铁宝桥(南京)有限公司为一线工人提供5000元起薪及包吃住待遇,每年招聘10多名职校生作为储备人才 [4] - 周少敏主办10期数控技能培训班,培养11名业务骨干徒弟,并通过月度理论实践演练开展"传帮带" [4][5] - 戈庆在南京熊猫电子带出3名技师和3名高级技师徒弟,形成技术传承体系 [5] 智能制造转型趋势 - 南京康尼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引入机器人完成铝板冲压等工序,技能人才转型为机器人运维"指挥官" [7] - 康尼机电组织员工参加工业机器人培训,数十人获得钣金、粘接、焊接机器人职业证书 [7] - 南京利德东方橡塑科技举办编织工序技能竞赛,43名人才同场竞技改进技术 [6] 行业技术突破案例 - 周少敏团队将弹性可弯尖轨加工时间缩短至1分钟/根,实现效率突破 [3] - 戈庆通过自主实验攻克航空显示器主板维修难题,保障产品按时交付 [3] - 波长光电通过金刚石丸片校准技术确保镜片加工精度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