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探访深空探测实验室:三载奋斗 筑梦星河
环球网资讯·2025-06-09 21:42

深空探测实验室的成立与发展 - 深空探测实验室由国家航天局、安徽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三方共建,旨在打造国家实验室核心战略力量和国际影响力的创新高地 [1] - 实验室在三年内完成从机构组建到科研攻关的跨越式发展,成为支撑安徽省空天信息产业的重要力量 [1][3] - 实验室拥有自主决定科研方向、经费使用、人才标准等权限,开创了全新的科研经费管理模式和人才激励机制 [4] 科研创新与技术突破 - 实验室自主研发月壤原位3D打印系统,可能搭载嫦娥八号任务验证,为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铺路 [3] - 国内首台群针式月壤水冰热提取系统原理样机实现每小时提取10克-50克水冰,功耗仅150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 - 实验室联合国内9家科研单位发布火星生命痕迹探寻成果,初步提出天问三号任务86个预选着陆区 [6] - 实验室与中国科大联合论证中国首个火星样品实验室,并开展月基新物理粒子搜寻等前沿研究 [6] 产业布局与协同发展 - 实验室谋划培育深空能源、太空旅游等十大深空战略性新质产业方向,吸引一批商业航天公司和项目落户安徽 [3] - 牵头成立深空产业协同创新联盟,打造安徽省空天信息顶尖孵化器,推动产业基金落地合肥 [3] - 与同济大学共建"天都-同济大学联合实验室",月面机器人技术将用于月球科研站建设 [6] 人才聚集与国际合作 - 实验室聚集7名两院院士、10余名工程总师和首席科学家,以及50余名核心骨干人员,获批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6] - 实验室国际合作楼将作为国际深空探测学会总部,已与64个国际科研机构签署合作协议 [8] - 创办深空探测(天都)国际会议,承办国际月球科研站开发者会议,推动全球合作与协同发展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