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力有效整治“零公里二手车”
人民日报·2025-06-10 06:00
零公里二手车现象分析 - 核心现象:市场上出现大量名义为二手车但实际行驶里程极低甚至为零的车辆,价格普遍比新车指导价低数万元,部分车型上牌时间仅一个月左右[1] - 产生原因:车企为冲销量将车辆大量售卖给第三方并完成上牌注册以计入业绩,形成变相降价手段[1] - 利益链条:车企通过激励政策导致经销商库存积压,经销商为回笼资金将库存新车注册为二手车售卖,甚至直接伪装已售状态粉饰销量数据[1] 行业影响 - 车企影响:压缩利润空间甚至加剧亏损,不利于产品质量提升和创新资源投入[2] - 消费者风险:丧失首任车主专属权益,存在电池健康度下降等隐患,转售贬值更多[2] - 市场秩序:破坏公平竞争环境,扰乱新车与二手车交易秩序,造成数据失真[2] 政策与治理 - 监管动向:国家发改委将着力整治市场乱象,商务部召集座谈会规范"零公里二手车"并引导二手车出口[2] - 治理建议:加强二手车注册监管,建立车辆全生命周期溯源系统,严控上牌即转售行为[3] - 行业转型:车企需从拼销量转向拼质量、技术、创新和服务,提升内在竞争力[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