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一对科学夫妻如何撬动世界稀土格局
观察者网·2025-06-10 08:23

中国稀土产业发展历程 - 上世纪70年代中国拥有全球37%稀土储量但缺乏提纯技术 只能以原料形式廉价出口[1] - 当时国际稀土市场被法国Rhone Poulenc等西方企业垄断 技术封锁严密[4][6] - 中国稀土分离技术落后 设备多为进口二手货 纯度难以满足工业需求[7] 稀土的战略价值 - 稀土是17种化学元素总称 被誉为"工业维生素"[3] - 广泛应用于导弹制导 智能手机 风力发电 核潜艇等高科技领域[4] - 微量添加即可显著提升材料性能 如增强钢铁韧性 提高磁铁强度[3] 技术突破过程 - 徐光宪团队1972年创立串级萃取理论 实现稀土元素高效分离[16][17] - 1974年在包头稀土三厂完成工业化验证 纯度达国际领先水平[18][20] - 该技术1978年起全国推广 使分离技术从机密变为普及工艺[23][24] 产业格局变化 - 中国稀土冶炼分离技术当前占据全球90%市场份额[31] - 从原料出口国转变为技术主导者 掌握全球定价权[33][35] - 带动下游应用发展 为5G 新能源车等产业奠定基础[33] 科研团队贡献 - 徐光宪高小霞夫妇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13][14] - 开创稀土微肥等衍生应用 实现资源综合利用[22] - 培养大批专业人才 推动技术持续迭代[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