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概况 - PAA(聚丙烯酸)是一种新型锂电池负极粘结剂,具有水溶性、高粘结力、化学稳定性和循环性能等优势,正在逐步替代传统的CMC+SBR粘结剂 [1][2] - PAA化学式为[C3H4O2]n,含有丰富的羧基(-COOH)基团,能在电极材料中形成牢固粘结,特别适配硅基材料 [2] - 2024年全球PAA粘结剂市场规模从2022年的214.94亿元增长至234.14亿元 [1][9] 技术对比 - 传统粘结剂PVDF(油性)溶剂对环境有害且易与嵌锂石墨发生副反应,而CMC+SBR(水性)在高比容量硅基负极中难以应对膨胀问题 [3] - PAA侧链官能团能与负极活性物质形成氢键,提供高黏附力,并在硅基负极上形成类似SEI的包覆层,显著改善循环性能和膨胀问题 [3] - PAA在石墨/硅基负极中表现优于PVDF和CMC+SBR,具有环保特性、高粘结强度和添加量少的优势 [5] 产业链 - 上游原材料包括丙烯酸单体、去离子水、引发剂等,中游为PAA生产制造环节,下游应用于负极材料、正极材料、隔膜等 [5] - 中游代表厂商包括晶瑞电材、回天新材、研一新材料、蓝海黑石、茵地乐等 [5] - PAA在负极材料中可替代部分SBR,在硅基体系中作为粘结剂,在正极材料中用作活性物质粘结剂 [5] 产业环境 - 国家政策支持PAA行业发展,如2023年工信部将锂电池用粘接剂列为新型能源材料 [7] - 新能源汽车和锂电池需求增长推动PAA粘结剂消费量上升,国内产业环境持续优化 [7] - 2024年中国PAA粘结剂需求规模从2021年的0.6万吨增长至2.3万吨,年复合增长率达53.98% [11] 企业格局 - 早期由瑞翁、JSR、阿科玛、陶氏化学等日欧美企业主导,但国产企业如回天新材、茵地乐加速布局 [13] - 国产企业产能已突破万吨,国产化率达95%,远超国外企业的千吨级水平 [13] - 万华化学2024年精细化学品及新材料收入282.73亿元,同比增长18.61%,产品包括PAA等电池材料 [14] - 晶瑞电材2024年营收14.35亿元,同比增长10.44%,其PAA产品已量产并获得客户订单 [16] 未来趋势 - 锂电池需求爆发推动PAA市场增长,硅基负极应用进一步扩大需求,传统领域如涂料、造纸等需求稳步增长 [18] - 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PAA性能,如粘结强度、耐化学腐蚀性,并开发定制化产品如生物基PAA [19] - 国产化率高达95%,但市场竞争加剧,企业通过产业链协同、扩产和绿色生产提升竞争力 [20]
研判2025!中国PAA(聚丙烯酸)粘结剂行业产业链、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发展前景分析:锂离子电池需求持续攀升,驱动PAA需求规模超2.3万吨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