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2025年中国超快激光器行业发展历程、产业链、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研判:下游应用需求持续增长,国产替代潜力巨大[图]
产业信息网·2025-06-10 09:25

超快激光器行业概述 - 超快激光器基于SESAM、克尔透镜等锁模技术,脉冲宽度在皮秒(ps)或飞秒(fs)量级,具有极短脉冲持续时间、极高瞬时功率和精准能量聚焦特点 [1][3] - 主要分为皮秒激光器和飞秒激光器,飞秒激光器为全球前沿技术,部分厂商将纳秒激光器也纳入产品线 [3] - 技术原理依赖锁模技术,通过种子脉冲放大获得高功率超短脉冲,关键部件包括泵浦源、激光脉冲调制器件等 [3][7] 行业发展历程 - 中国超快激光器发展历经四个阶段:1960年首台红宝石激光器诞生,1966年实现皮秒级输出,1985年CPA技术突破推动超快激光时代,2017年后进入产业化爆发期 [5] - 2020年行业迎来爆发,全年出货量达2300台(含国内外品牌),同比增长近一倍 [5] - 国内科研机构(如吉林大学、清华大学)和企业(大族、华日、安扬等)共同推进技术产业化 [5] 市场规模与增长 - 中国超快激光器市场规模从2018年22.6亿元增长至2023年40.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2.21%,2024年达45.5亿元(同比增长13.18%) [1][14] - 光学元器件作为核心原材料,2024年市场规模约1600亿元,医疗美容下游应用市场规模达3093亿元(预计2026年增长至3998亿元) [9][11] - 激光器整体行业2024年市场规模约1455亿元,政策支持推动国产化替代和智能制造升级 [13] 产业链结构 - 上游包括光学元器件、电子元器件、抽运源和激光晶体,核心部件国产化趋势显现 [7] - 中游为超快激光器制造,下游应用覆盖医疗美容、航空航天、精密机械、消费电子等 [7][11] - 医疗美容领域应用包括光子嫩肤、激光脱毛等,受益于"颜值经济"和消费升级 [11] 竞争格局 - 第一梯队为美国相干、IPG、德国通快等外资企业,主导高端市场 [17] - 第二梯队包括英诺激光、大族激光、德龙激光等中国企业,逐步缩小与国际差距 [17] - 第三梯队为虹拓激光、华日激光等,处于技术研发和成长阶段 [17] 重点企业分析 - 英诺激光:具备纳秒至飞秒级激光器技术,紫外纳秒激光器国内领先,2024年激光器营收3.01亿元(同比+27%) [19] - 大族激光:垂直整合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链,2024年相关营收147.71亿元(同比+4.83%) [21] 行业趋势 - 技术向高功率、窄脉宽、短波长发展,提升加工效率和质量 [23] - 应用需求扩大,Mini LED、OLED、锂电池加工推动微加工设备增长,医疗领域应用成熟化 [24] - 国产化加速,核心部件自主供应能力增强,区域产业集群效应显现 [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