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孝心村”广州派潭旧高埔村:传统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时代答卷
南方农村报·2025-06-10 17:34

乡村振兴与文化赋能 - 旧高埔村通过孝道文化实现从空心村到幸福村的转变,以"孝心"为核心推动乡村振兴[7][8] - 该村拥有600余年历史,占地2万多平方米,保留300多座传统客家民居及炮楼、祠堂等建筑遗存[11][12][13] - 非遗传承人徐燕良抵押房产贷款200余万元投入古村修复,将闲置民居改造为孝道文化耕读小院[16][17][19][20] 孝道文化实践 - 每周日开展"孝心粥"活动持续10年,累计举办600多场次,惠及5万余人次,链接村中老幼群体[24][25][26][27] - 该模式2023年推广至派潭镇38个村,2024年写入增城区政府工作报告成为民生工程典范[29][30] - 通过孝道讲座、传统礼仪培训、农耕体验等活动构建亲子教育场景,每年举办"孝善文化节"弘扬传统文化[45][46][47][48] 产业协同发展 - 引入东莞东理生态科技公司投资生态农业基地,发展有机种植与农事体验项目[35] - 打造"知青共享小院"提供特色生活体验,通过孝道文化传播公司进行品牌运营与活动策划[36][37][38] - 建立常态化志愿服务体系,联合大学生、企业家等群体开展公益服务,形成"老幼共融"社区生态[41][42][43] 文化品牌建设 - 乡村武术馆总馆入驻旧高埔村,6月底举行挂牌仪式,32式太极剑法等传统文化展示获广泛关注[2][3][4][5] - 修缮张九龄祠堂作为文化教育场所,建筑修复注重保留木雕、砖雕等传统工艺[12][18][45] - 形成"孝道引领、产业支撑、全民参与"的振兴模式,成为全国乡村振兴的文化赋能样本[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