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中长期大额存单“退潮”

银行大额存单产品调整 - 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等多家中大型银行及城农商行近期下架五年期大额存单,部分银行三年期产品也陆续下架,在售产品最长期限降至2年期 [1][2] - 国有大行如农行App显示仅存2款三年期大额存单,股份制银行如招行仅售2年期以内产品,浦发银行仅余1年期产品,民生银行、兴业银行等3年期产品显示"售罄" [2] 大额存单利率变化 - 三年期大额存单平均利率从三个月前的2.197%降至1.55%,20万元存三年利息减少近4000元 [2] - 工行、农行三年期大额存单年化率1.55%,二年期和一年期利率1.2%,中信银行1个月至2年期产品利率区间1.1%-1.4% [3] - 当前2年期以下大额存款年利率普遍0.9%-1.4%,3年期集中在1.55%左右,5年期产品基本消失 [3] 调整原因分析 - 银行业主动压降长期限负债规模以规避资金成本与收益倒挂风险,适应利率下行周期推动负债结构转型 [1] - 天弘余额宝7日年化收益率达1.183%,接近国有大行2年期大额存单1.2%的利率,但两者门槛和流动性差异显著 [4] - 2025年第一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降至1.43%,较2024年第四季度下降9个基点,长期高息负债工具成为息差收窄主要压力源 [4] 行业影响 - 大额存单从揽储"利器"变为利率优势微乎其微的产品,与货币基金收益趋近导致下架成为必然 [4] - 银行业需降低负债成本稳定净息差以应对贷款利率下行压力,提高服务实体经济可持续性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