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物总量指标跨区域置换 - 温江区与青白江区达成协议,90吨挥发性有机物总量指标从温江区流向青白江区,60吨氮氧化物总量指标反向置换至温江区 [1][2] - 这是四川首例建设项目大气污染物总量指标跨区域置换 [2] - 置换依据为《成都市建设项目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审核及管理工作规程(试行)》,氮氧化物与挥发性有机物总量指标按照1:1.5比例互换 [6] 置换指标用途 - 温江区置换来的氮氧化物总量指标将用于保障成都西电中特大型特种变产线、四川海思科制药新建锅炉、四川锦丰纸业技改等项目落地,总投资超30亿元 [1][2] - 青白江区置换来的挥发性有机物总量指标将用来支持巨石集团高性能玻纤智能制造基地、秀德畅盈碳纤维全产业链一体化产业基地、中环院西南中试基地等重大项目,总投资额约150亿元 [1][2] - 四川锦丰纸业技改项目需氮氧化物替代指标为每年15.2吨,指标问题曾导致项目难以推进 [3] 行业影响 - 温江区拥有医药健康、绿色食品、高端装备、印务轻纺四大百亿级产业集群,在挥发性有机物减排方面成效显著但氮氧化物指标短缺 [3] - 青白江区氮氧化物总量指标储备丰富但在成都市各区(市、县)中挥发性有机物总量指标相对偏少 [6] - 挥发性有机物主要涉及化学品、家具、塑料制造以及表面涂装、印刷等行业,氮氧化物则涉及电力、建材、钢铁、化工、有色金属等行业 [4][5] 政策创新 - 成都市推出"跨区域调剂"政策,将总量指标从富余地调剂到匮乏地 [7] - 实施"承诺预支"举措,总量指标储备不足但具备减排潜力的区(市、县)可通过承诺预支方式落实建设项目总量指标 [7] - 政策创新基于"十四五"以来成都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和超额完成国家总量减排目标任务的大前提 [8]
四川实现首例建设项目大气污染物总量指标跨区域置换 指标流动互换 保障重大项目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