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粉红防线”何以动人心弦?
人民日报·2025-06-11 13:40
生态治理创新 - 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成功种植耐旱玫瑰,象征生态治理突破,年均降水量不足50毫米,蒸发量超3000毫米[1] - 采用特殊培育技术,玫瑰根系深入沙层3米,单株2-3年可形成宽2-3米花垄,有效固沙降风速[2] - 生态工程从草方格、梭梭林嫁接肉苁蓉发展到经济林与玫瑰种植,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1][2] 产业延伸发展 - 配套发展玫瑰花精深加工产业,通过增收反哺种植可持续性[2] - 沙漠农业创新延伸至水稻种植,阿拉尔市开展沙漠水稻播种,推动"向沙漠要粮"绿色革命[3] 技术应用与品种改良 - 玫瑰为耐旱新品种,结合科技手段突破沙漠种植极限[2] - 此前已成功引种沙枣、黑枸杞、甘草等经济作物,形成渐进式生态改良模式[2][3] 社会价值与示范效应 - 项目体现"久久为功"治理理念,单株存活即被视为对抗沙漠化的精神象征[2] - 沙漠玫瑰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标志性成果,兼具观赏价值与科普教育意义[1][3]